2014/1/26

苦路(Via Dolorosa)



苦路(Via Dolorosa)是耶穌被審判後背著十字架前往刑場,到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,耶穌受苦受難所走過的路。當初我選擇走以->->埃三國路線,主因都是想去耶路撒冷朝聖,雖然我並非一個虔誠的基督教教徒,但從小到大都在教會學校讀書,聖經故事可以話係由細睇到大,從小就開始對這個聖地充滿了無窮的幻想,有機會我都想親身來聖地睇一睇,所以以色列就變成了我這次旅行一定要到的地方。
好了,廢話講完
正式開始介紹


苦路一共有十四站

第一站-耶穌被判死刑
耶穌在橄欖山被抓之後,就被帶到彼拉多的面前。彼拉多找不到耶穌的罪,於是就把耶穌帶到眾人面前。祭司長和差役一看見他,就喊著說:釘他十字架!釘他十字架!當時彼拉多並不想定他的罪,只是猶太人太堅持要他釘十字架,在無可奈何下,彼拉多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,說:「流這義人的血,罪不在我,你們承當吧。」然後彼拉多就把耶穌交給祭司長釘十字架。
今時今日的第一站被改建成一間回教學校,而且無任何的指示牌顯示這就是苦路的第一站,害我當時在附近轉了幾個圈,問了幾個穆斯林青年才知道原來學校就是第一站。

第二站-耶穌背十字架Church of the Flagellation

士兵在這裡鞭打耶穌,並將粗重的十字架放在耶穌的肩上,然後他就開始背起沉重的十字架。
苦路的第二站,可以看到很多出租用的木十字架,有不少信徒都會在這裡租一個十字架,模仿耶穌背上十字架走苦路。

第三站-耶穌第一次跌倒
受了傷的耶穌,背著十字架走了一段路之後就跌倒了。

在苦路常常都可以看到來自五湖四海的基督教團體前來朝聖。

第四站-耶穌遇見母親



第五站-西滿輔助耶穌
走到第五站的時候,耶穌已經勞累不堪,不能再獨自肩負十字架,因此士兵勉強西滿幫助他。
除了苦路的第一站,苦路的每一站都興建了教堂給信徒入內祈禱。


第六站-韋洛尼加幫助耶穌
婦女韋洛尼加在此處幫耶穌抹去臉上的血和汗。

第七站-耶穌第二次跌倒


第八站-耶穌安慰婦女
耶穌在這裡轉身對婦女說:「耶路撒冷的女子,不要為我哭,當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。」


第九站-耶穌第三次跌倒
在第九站的門外堆滿了信徒租用的十字架,我自己亦都在嘗試揹上十字架。雖然十字架的重量並未使我動彈不得,不過要背著它走上一段路都絕不輕鬆。

第十站-基督被剝掉衣服
第十一站-耶穌被釘十字架
第十二站-基督死亡
第十三站-耶穌被卸下
第十四站-耶穌被埋葬

第十到十四站都是在一間大教堂內(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),而耶穌就是在此處被釘十字架、死亡以及被埋葬。整個教堂都是黑黑的而且無時無刻都是人來人往,想靜靜地參觀可以話無乜野可能。當中遊客最多的地方非聖墓教堂莫屬,差不多每一個人都一定會排隊進去看耶穌埋葬的地方。不過這裡的人都不太守秩序,很多人都是不斷的走上前插隊,而且那些猶太人牧師又不怎麼禮貌,一副臭嘴臉和特大的口氣,令我對猶太人的印象愈來愈差。


在聖墓教堂內還可以看到一塊放在地上的光滑石板,據說耶穌屍體上油的時侯就是放在石板的上面,再用裹屍布把他的屍體包起來。我在石板的附近待了一會,看見有不少基督徒一邊閉上眼睛祈禱一邊撫摸著石板,更有一部份人還會親吻石板。其實每次我睇見他們親吻呢塊一日唔知幾萬人掂過ge石板,我都不禁毛毛管動。

後記
其實在以前並未有參拜苦路的概念,直到十六﹑七世紀,人們才萌生去耶路撒冷朝聖的想法,當時為了方便朝聖的教徒,所以就訂立出苦路十四站。雖然我;都知甘講好掃興,其實現今的苦路並非當年聖穌走過的實際路線,真正有歷史根據的就只有第十到第十四站。


其實在出發之前,我都不知道現實是這樣,只是到了耶路撒冷之後,看地圖就覺得好奇怪。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捉,然後就被帶去審判(苦路1),明明最近的城門是金門(Golden Gate),為什麼不用金門入城,要山長水遠繞路走獅子門(Lions Gate)入城?在好奇心驅使下,我就上網翻翻資料,然後我就發現,原來苦路有很多站都是沒有歷史根據,當初不過是方便教徒朝聖而定立出來。因為事先知道了這個真相,所以我自己行苦路的時候並未有太大的感覺;反而我就看到有不少教徒都在這條路上感動落淚,對很多教徒來說,行苦路朝聖都是他們一生的夢想,有很多人花盡一生的心血和積蓄都一定要來一次,如果給他們知道這個殘酷的現實,他們的夢想一定會幻滅,我想對一個虔誠的教徒來說,這件事還是不要知道比較好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